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所学列举“决裂阡陌”的农业措施。

材料二  书生坐谈误国,可为浩欢,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沈胥耶?鄙人一发狂言,为世诟病所不敢避。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

(2)材料二说的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3)材料三中的“它”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该改革中以什么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4)材料四中“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结合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理解。

答案解析

(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3)明治维新;殖产兴业。(4)国家干预经济。(5)①成功的改革能移促进社会的发展;②改革应从国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③改革要符合人民利益;④改革是强国之路。

(1)由材料“商君为孝公”指商鞅和秦孝公,材料“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指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2)材料“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反映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求取国家富强,相关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3)依据材料“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可知反映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殖产兴业为口号,成为资本主义强国。(4)材料“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挽救了市场经济新模式”指罗斯福新政全面干预经济,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5)从商鞅变法、日本明治维新和罗斯福新政来看,顺应潮流符合国情的改革能移促进社会的发展。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会得到人民支持。从改革的效果来看,改革是强国之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