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体制。

(1)西周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推行什么政策?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作用是什么?

(3)明清两朝为了加强君主集权,统治者都采取过哪些措施?

(4)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分封制;“推恩令”。(2)郡县制;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设锦衣卫,东厂、西厂。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西周通过分封,周王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梁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武帝立即批准。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2)根据材料“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因此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作用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明太祖还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东厂、西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清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设立了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此明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设锦衣卫,东厂、西厂。清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是雍正时设军机处。(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