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题目描述
【题目】多角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角度一:史料研习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几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位置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角度二:理论指导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1)根据角度一? 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2)根据角度二? 中近代化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答案解析
(1)“国”字中的内部为王,体现的是统治者的国家,而“囻”字的内部为民,即民在其间,象征"国家属于人民",反映当时的民主共和社会思潮,故答案为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2)依据材料,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和风俗”等内容可知辛亥革命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影响,就从这几个方面评价辛亥革命。
(1)用意:表示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2)评价: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辛亥革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民族、民主意识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辛亥革命还推动了服饰、饮食、交通、礼仪等变革,推动了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进程。
相关试题
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
【名词解析】 最高目标(外贸考试,国际商务师
8701我们的一些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都是围绕
[单选] 关于母乳,下列错误的是
(单选题)短筒取心下钻时,“三原则”是分析操
(单选题)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单选题)对使用测验所花费的费用与得到的利益
94 用拖动的方法把选定的文本复制到文档的另
(单选题) 强制淘汰制度针对()。
()是指具有感知环境刺激,能对其进行分析、处
2019年9月20日,“书桌上的紫禁城——故
小王有一笔10万元的闲置资金准备投资,初步筛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
【单选题】 GK1C型柴油机的发火顺序为【】
乌贼的脚长在()
2004-2007年,甲国的年碳排放量与上年
流通信息按其产生过程划分,可分为()。
关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下列说法中正确
急性盆腔炎的鉴别诊断
己执行的操作票注明“己执行”。作废的操作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