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宾院)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伊朗)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元”是谁的年号?这几句诗的内容反映了什么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简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3)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不少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请列举两个

答案解析

(1)唐玄宗;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景象。(2)表现: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世界许多国家交往密切;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影响巨大;对外贸易兴盛。(答到其中2点即可。)原因: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对各国的吸引力;唐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周边国家对与唐朝交往的重视;对外交通发达。(答到其中2点即可。)(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皇之治(任答两点)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根据“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繁荣昌盛的“开元盛世”景象。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结果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根据材料“《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是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世界许多国家交往密切;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影响巨大;对外贸易兴盛。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各国的吸引力;唐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周边国家对与唐朝交往的重视;对外交通发达等。(3)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有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唐朝的贞观之治、隋朝的开皇之治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