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题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乡。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诗中“酷炎的夏日”是哪国侵略者?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哪次战争?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该文件是在何时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谁?

(3)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

(1)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1895年。中方代表是李鸿章。(3)规定: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酷炎的夏日”是日本侵略者。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有过三次分离,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二次分离的是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2)根据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由此判断是“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出自《马关条约》。该文件是在1895年签订的,当时中方代表是李鸿章。(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材料一、二相关内容外,《马关条约》还涉及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的还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