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

 

 

时间

大学

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年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年

牛津大学

萨维里几何学教席

1621年

牛津大学

色德来自然析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

1663年

剑桥大学

卢卡西数学教席

1669年

牛津大学

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年

剑桥大学

化学教授席位

1704年

剑桥大学

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二、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在军事上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

材料三、前教育部长周济曾说:“我在武汉当市长的时候,做了很多招商引资工作,我问他们(外企)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投资,他们曾经在世界很多地方办厂,但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比较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增设的教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哪次事件?这次事件有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东西方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的共同之处。

 

答案解析

(1)自然科学的发展。(2)大化改新。影响:部分的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答到两点即可)(3)教育的普及性提高,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1)依据材料一“16至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前是“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后增设的教授席位,如植物学、化学、天文学,这反映的是自然科学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废除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部分的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根据上述材料各种大学的设立、“……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中国劳动力素质是比较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青年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西方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的共同之处是教育的普及性提高,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