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01:46

董仲舒新儒学深刻影响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董仲舒新儒学深刻影响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道有阴阳,人间有德刑。天以阳气为主,以生养为德;人亦应以德政为主,以生成为意……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一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材料三  汉初是“黄老”“申韩”之学并行的……原来一个人治天下,无论怎样凭恃武力,总不能全不讲教化。而讲教化,只有儒家之学最长。而且汉武帝,是个喜欢铺张场面的人,而巡守封禅……典礼,也只有儒家知道。

——吕思勉《中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董仲舒认为施政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他认为古代天子治天下的手段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核心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何特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新儒学被统治者采用的理由。

 

答案解析

(1)重点:据材料一“人亦应以德政为主,以生成为意”“不教而诛谓之虐。”可知董仲舒认为施政的重点应该是施行德政,推行教化。手段:根据材料“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可知古代天子治天下的手段是教化。内容:根据材料“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可知内容是仁义礼乐。(2)据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知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根据所学可以从董仲舒新儒学的来源分析与先秦儒学的不同。(3)据材料三“而讲教化,只有儒家之学最长。而且汉武帝,是个喜欢铺张场面的人,而巡守封禅……典礼,也只有儒家知道。”可知统治者好大喜功;儒家擅长教化和典礼;结合所学还可以从教化的积极作用和君权神授顺应统治者的需要等方面来分析。

(1)重点:施行德政,推行教化。手段:教化。内容:仁义礼乐。(2)核心思想:君权神授。特色: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等学说,是一种新儒学思想体系。(3)理由:统治者好大喜功;儒家擅长教化和典礼;教化手段有利于维护统治;君权神授顺应统治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