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e)签制度。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煕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2)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设置驻藏大臣。(3)原因:①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任意1点)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任意1点)

(1)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和亲”“会盟”。结合课本所学,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在他的几次求婚下,唐太宗答应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后在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年至822年),唐蕃进行第八次会盟,称为“长庆会盟”。由此可知,唐朝和吐蕃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和亲和会盟。(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朝入关后,西藏的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顺治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赐予了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称号,此后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清政府为了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特别颁发金奔巴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即金瓶掣签制定,说明了清朝对西藏的有效管辖;1727年清朝雍正年间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3)依据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煕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从内因,是因为它的非正义性,不得民心必然失败;外因是清朝中央政府维护民族统一的强硬措施,使得阴谋无法得逞;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