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材料三: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材料四:下图是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图画,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二概述这一政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2)从材料三看出,新中国为解决西藏问题提出了哪两种办法?西藏的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四图片中的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代表什么?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我国政府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在基本方针上有何创新?现阶段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给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解析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进军和谈判   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3)①台湾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③坚持一个中国(4)围绕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这个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作为材料分析题此问考查的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一中文字:“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材料二表格中民族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分析得出民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此问考查的是和平解放西藏的相关历史。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命令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通知西藏……来北京谈判。”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准确识记。依据材料可以知道,办法是向西藏进军、谈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 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和平解放,使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3)此问考查的是海峡两岸发展的史实。一个母亲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正朝母亲奔跑过来的小朋友,指的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和家人团聚。结合课本所学,没有回归祖国怀抱的只有台湾地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为更好地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现阶段我国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友好往来的前提,是承认只有一个中国。(4)此问是综合性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主题类的问题明显的特点就是答案必选概括事件。很明显材料一、二、三、第一小问问和第二小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我国境内汉族与少数民族的问题,材料三、四和第三小问涉及到是祖国统一的问题。由此分析得出材料的主题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