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既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亦有侵略与反侵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既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亦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友好交往是中外交往的主流。结合下列对外关系的两组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1)主题命名:结合图片中的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命名一个合适的主题。

(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六次东渡:     ②七次下西洋:     ③明代抗倭:     ④收复台湾:     

(3)国家识记: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个国家的外来侵略的历史?

材料二: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二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的对外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答案解析

(1)第一组图片主题:友好交往。第二组图片主题:抗击侵略。(2)①鉴真,②郑和,③戚继光,④郑成功。(3)第一组图片:①日本,②亚非许多的国家和地区。第二组图片:③日本,④荷兰。(4)影响:使国家闭塞,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5)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反对闭关锁国。(言之有理即可)

(1)仔细观察图片,第一组反映的事件是鉴真东渡和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交流,都是中外交往的事例,主题可以说对外交往;第二组图片反映的事件是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都是抗击外国侵略的史实,因而命名合适的主题可以是抗击侵略。(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六次东渡是鉴真。②七次下西洋是郑和。③明代抗倭是戚继光。④收复台湾是郑成功。(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第一组图片鉴真东渡反映了我国与日本的友好关系,第一组图片郑和下西洋反映了与亚非许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图片戚继光抗倭反映了我国反抗日本外来侵略的历史。第二组图片郑成功收复台湾反映了我国反抗荷兰外来侵略的历史。(4)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的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家闭塞,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5)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与交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反对闭关锁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