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4:08:33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围绕变革这一主题举办专题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引领)

材料一:我国虽处东亚,然国中早有脱亚而入欧之民意……唯今之计,我当决断……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明治十八年福泽谕吉《脱亚论》

(1)材料一所涉及的“废旧制,立新政”指哪一事件?“脱亚入欧”体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

材料二:“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的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

(2)罗斯福总统要求获得“广泛的行政权”以应付危机指的是什么?试以工业生产为例加以说明

(社会推动)

材料三:观看下图

(3)上图的左图中改革号角由农民吹响是在哪一年?农民们称为“分田到户”的是后来的哪一政策?上图的右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的“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和“明治十八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涉及的“废旧制,立新政”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体现了日本向西方学习或者一切效法西方列强的指导思想。(2)依据材料二的“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总统要求获得“广泛的行政权”以应付危机指的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3)分析材料三的“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表数据说明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4)明治维新以一切效法西方列强为指导思想,取得了成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有精英人物的领导;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等。

(1)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或者一切效法西方列强。(2)行使广泛的行政权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调整工业或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3)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使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4)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有精英人物的领导;要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