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50:21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学家顾颉刚说:“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庄子)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失败),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种做法)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朱熹)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李贽)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待孔子的相同态度,并结合两人各自的主张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两人对孔子形象的不同认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孔子形象的因素。

答案解析

(1)态度:依据材料一两段材料可以看出庄子和韩非均反对孔子空谈无用的仁义礼教。说明:结合庄子和韩非的思想主张分析即可。(2)不同认识:依据材料二中朱熹和李贽言论分析可以得出朱熹认为孔子是君师,尊崇孔子权威;李贽否定孔子权威。原因:结合理学兴起的背景和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分析。即理学兴起的原因是由于从东汉到宋代儒家思想受到挑战,理学家们为了复兴儒学,尊崇孔子。李贽的思想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以及儒学逐渐僵化,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继承和批判的早期启蒙思想。(3)因素:依据两则材料四人的言论可以看出因素是个人的阶级立场、时代变迁。

(1)态度:反对孔子空谈无用的仁义礼教。说明: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清心寡欲,逍遥的人生态度,韩非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严刑酷法,强调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因此两人都反对孔子的思想。(2)不同认识:朱熹认为孔子是君师,尊崇孔子权威;李贽否定孔子权威。原因:朱熹:从东汉到宋代儒家思想受到挑战,理学家们为了复兴儒学,尊崇孔子。李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以及儒学逐渐僵化,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继承和批判的早期启蒙思想。(3)因素:个人的阶级立场、时代变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