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题目描述

【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文化·载体)

纸,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是造纸术的故乡。

(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两位史学家在哪一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结合材料三,你赞同哪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往来的大动脉。

(2)将“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名称,填写在下列表格。

A.天竺B.长安C.日本D.大秦

序号

选项

 

 

 

 

 

 

(文化·民族)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组同学进行相关研究,收集到以下信息:

材料四 

(3)依据材料四,说出该组同学研究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

(文化·传承)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材料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储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0日

(4)依据材料五,请你助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出行动建议。要求:紧扣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答案解析

(1)分歧:蔡伦是否为造纸术的发明者。说明:我赞同材料二的观点。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物,考古学家出土了西汉时的纸本地图,说明造纸术的发明早于蔡伦。(2)①B②D③C④A(3)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 影响:促进了民族文化交融或促进北魏文化发展;少数民族的饮食、乐器、家具为汉族所接受。(4)要求:紧扣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他们的分歧是蔡伦是否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赞同材料二的观点。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物,考古学家出土了西汉时的纸本地图,说明造纸术的发明早于蔡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B.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②D.大秦,是丝绸之路的终点;③C.日本,是海上丝绸之路到达的国家;④A.天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体现的历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的饮食、乐器、家具为汉族所接受。(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助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建议有①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实践者;②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具体做法有①认真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尊重、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