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政策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政策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材料二  3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退却”在农业上的具体表现。并简述这种“退却”对苏俄社会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20世纪50年代,针对模式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哪一次改革?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答案解析

(1)表现: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特点: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否定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启示:经济政策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尊重经济规律;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等。

(1)根据材料“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措施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这些“退却”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根据材料二“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等可知,30年代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否定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针对模式的弊端,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进行改革。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是:经济政策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尊重经济规律;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