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1:31:1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题目描述

【题目】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 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 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 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 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 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 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试题(1)秦朝设立郡县制,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元朝创立的行省制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省”对今天的行政划分有重要影响。(2)本题考查的是制度的创新,科举制创制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在当时来讲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中央统治基础,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围绕的中心在于“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重在强调其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故选C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原始农业发展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七年前钱的河姆渡人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种植粟,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4)根据材料的提示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文学的一大成就就是宋词。北宋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其他的词人代表有李清照、辛弃疾等。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元杂剧与散曲,合称元曲,材料所示是关汉卿的《窦娥冤》。宋元时期的科技也有很大发展,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此外还有指南针、火药的广泛应用。(5)本题考查学生的主观回答能力,要紧密的结合材料。材料中对我国历史上的制度、经济、文化的创新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有效的创新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要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

(1)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度(2分)(2)C(1分)(3)水稻或粟。(1分)(4)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3分)(5)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