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18:13

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不断攫取中国特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不断攫取中国特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为了收回主权开展的斗争,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可以分析得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鸦片战争的有关影响来回答。(2)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来回答。其结果联系所学可知,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九国公约》的实质应当联系所学,从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中国的争夺来回答。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