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其中促进了中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关键措施。
(2)材料二中的“魏主”是谁?他进行了哪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3)材料二中的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两次改革,你认为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2)北魏孝文帝;迁都、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人通婚 (3)使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渐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4)顺应历史的潮流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人物卫鞅、秦孝公可知,该办法为商鞅变法。第二小问,根据变法内容可知,改变土地制度是建立封建制度的关键,废井田开阡陌”消除奴隶主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故有关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国有制。(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内容分析,拓跋氏建立北魏,认为拓跋氏是黄帝的后代,现在要改姓元,其他功臣也要改姓,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魏主”是北魏孝文帝。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迁都、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人通婚。(3)根据所学可知,通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根据所学可知,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历史潮流才可能取得成功。
相关试题
中国焦化行业主要产品焦炭产量(扣除半焦)的(
6586“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这
(单选题)定期寿险的保费()养老寿险与终身寿
(判断题)租船运价的高低往往受制与国际租船市
(单选题)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
(单选题)某人50岁,向保险公司投保10年定
【单选题】 下列关于航海环境特点描述不正确的
新华网发展论坛推出了“2017年你最希望解决
在16世纪末,英国的土地所有者、土地承租者、
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相比,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的优
“及时雨”“马谡”“星期五”各是哪部作品中的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2月21日表示,该国与()达
关于基金中基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bion公司的部分资产负债表信息如下:A
按照规定,国内航行的普通客船的坞内检验应每(
患者,男性,48岁,大学文化,脑梗死后1年,
烟草行业的生产环节包括卷烟、雪茄烟生产、烟叶
打药管线接头处要使用卡箍固定牢靠,不能用铁丝
导游人员必须参加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
用转账支票支付前欠货款,应填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