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面是我国“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结合图示

题目描述

【题目】下面是我国“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补充图中A处党和国家所采取的土地政策。此政策的推行是依法进行的,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B阶段措施从产生的结果来看,使我国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对C阶段的做法做一简要评析。

(3)“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猜一猜此宣传标语出现在图中哪个阶段?对应的农村政策是什么?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3)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实现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1)依据题干信息“1950年-195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处党和国家所采取的土地政策是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2)第一问,依据题干信息“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问,依据题干信息“人民公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3)依据问题信息“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标语反映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安徽凤阳掀起了大包干运动,由此,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可知,“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的标语出现在D阶段。家庭理财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实现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