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下面我们
题目描述
【题目】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下面我们一起从历史中探寻踪迹。
材料一:盛哉……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
(1)材料一中,用“盛哉”评价太宗。请你说说唐太宗在农业方面的作为。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你认为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农田为牧地”。
(3)概括材料三中忽必烈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自秦至元我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又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答对任意一点)(2)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3)重视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4)统一是历史主流;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华民族是在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并且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依据材料二“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的收入主要来自南方,南方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可以满足整个宋朝人民对粮食的需要。由此可判断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结合课本所学,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比较重视生产发展。宋代南方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3)依据材料三“忽必烈即位后,‘以农桑为急务’,使百姓‘安业力农’。为此,他多次下令蒙古军‘不得以农田为牧地’”。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4)依据前面的材料,结合课本所学,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由此可知统一是历史主流;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元朝时形成的回族,得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是在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相关试题
承租人在根据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或因实质固定付
交通工程档案传统的管理难度较大,专业性极强,
6820以下属于吸毒者吸食毒品原因是( )答
关于信用借贷型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ON1Y和VEROMODA是闻名于
(单选题)以下哪些物质造成的损伤不属于化学烧
(单选题)将体内固体代谢物排出体外至少需要的
下列各项不属于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和特
基本金融工具不包括( ) -答案
9.在商品倾销的做法中,以占领、垄断国外市场
(单选题)关于《四库全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使用生物安全柜(BSC)时,下列操作错误的
基本速率接口(BRI)即通常所说的2B+D接
消费者依靠价格来判断质量是()
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
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和其他国家一
证券无须在每月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向()书面
根据递减指数n值的变化,(5
天子权力受到诸侯王的直接威胁,最早出现在春秋
公元前111汉朝在夜郎设置的郡县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