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针对于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材料二:“帝引见朝臣,记断北语,一从正青……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

——赵翼《廿二吏札记》

(2)材料二中的“帝”是谁?上述材料体现了他哪些改革措施(举)?这一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3)材料三中④所示是哪一少数民族?四世纪后期该民族建立的哪一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该政权曾任用汉族大臣进行改革,这位大臣是谁?

 

答案解析

(1)汉初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或者经济凋敝,答案贴近即可)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2)(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氏;前秦;王猛

(1)依据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白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得汉初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针对于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使汉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2)依据材料二“帝引见朝臣,记断北语,一从正青……又诏革衣服之制……改国姓为元氏姓”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依据材料三的地图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地图中④所示是氐这个少数民族,四世纪后期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该政权曾任用汉族大臣王猛进行改革,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