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1:55:22

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

——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

材料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

——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造成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对苏联的影响。

答案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主要因素:由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可以得出,这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技术和交通条件改善,才使得大规模垦殖出现。特点:由材料一中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再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得出国家干预和综合治理;由“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可以得出转变观念;由“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可以得出立法保护。(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分析”。原因:由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时期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材料二中的“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再结合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可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民生,这些都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的原因。影响:由材料二中的“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和“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维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可以得出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主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国家干预;转变观念;立法保护;综合治理。(2)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民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破坏。影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