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在欧洲进行国

题目描述

【题目】    习近平主席于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在欧洲进行国事访问,为共建一带一路开辟新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路萌芽)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和影响。

(丝路拓展)

材料二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3)材料三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

(丝路重建)

材料四  习近平主席在3月23日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会谈时指出:中意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中意要以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答案解析

(1)起点:长安(西安);终点:大秦(欧洲、古罗马);影响: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工商业发达;谋求广开财源;中西陆路交通断绝。(3)事件:郑和下西洋;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经济全球化。

(1)依据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所以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分别是长安(西安)、大秦(欧洲、古罗马)。其影响是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分析可知,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是工商业发达;谋求广开财源;中西陆路交通断绝。(3)依据材料“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到访过的郡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可知,材料三评述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是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4)依据材料“习近平主席在3月23日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会谈时指出:中意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中意要以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体现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