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3:32:31

大国担当

题目描述

【题目】大国担当

(中国担当)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小范围会谈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咸立17年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秉持“上海精神",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1)上海合作组织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区域组织说明了什么?

(中国思路) 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2)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什么重要意义?

(中国贡献) 2018年8月7日,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代表签署协议,中国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教济和工程处提供235万美元追加捐款;中国向阿富汗提供早灾紧急粮食援助换文签署仪式在喀布尔举行……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3)请你指出上面答案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中国方案) 2018年7月19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开展就任国家主席后,第四次访问非洲之球,再次彰显了中调主动寻求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诚意和决心,必将为中非发展带来强动动力,为全球治理提供实实在在的中国方案。

(4)请你列举两例“中国方案”。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找到关键句才能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年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秉持“上海精神”,取得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区域组织。说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2)“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本题实质考查“一带一路”建设思想有何意义,这一思想表达了沿线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各国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各国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找到关键句才能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中国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235万美元追加捐款;中国向阿富汗提供旱灾紧急粮食援助说明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成为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故①正确;我国用有限的资源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不是所有人的温饱问题,②错误。(3)本题要求写出两例对世界发展有益的“中国方案”属于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2)充分表达了沿线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各国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各国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3)②答错了。我国用有限的资源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4)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五点主张”;提出以“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为目标的“中国方案”,应对全球气候治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