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主要有儒家

题目描述

【题目】    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在谈论我国古代哪一历史事件?其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

(2)我国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与当时哪家学派的观点最为接近?请写出这一学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的政治主张。

(3)根据所学判断,秦国的国王最欣赏哪家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哪一思想家?

(4)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因为秦朝的哪一政策而终结?

 

答案解析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  或 战国)(2)儒家 孔子   仁  或  为政以德(3)法家  韩非子 (4)焚书坑儒

(1)根据材料“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所以可知这是在谈论我国古代的“百家争鸣”现象,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与当时儒家学派的观点最为接近;因为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 ;主张“为政以德”。(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国王采纳的是法家学派的主张。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的秦国国王,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其代表的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的思想家。(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由于秦朝的焚书坑儒而终结。因为焚书坑儒是为了禁锢人民的思想,虽维持了秦朝的统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权的灭亡,对中国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