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抗日战争是一首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题目描述

【题目】抗日战争是一首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原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  日本侵略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材料四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及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在政治上有何体现?试列举发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3)你认为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是什么?

(4)针对材料四中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

答案解析

(1)1931年;九一八事变。(2)特点:全民族的抗战。政治: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各举出一例即可)(3)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屠杀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4)敦促日本正确对待侵华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复活;不忘国耻,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及历史事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2)依据材料二“日本侵略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分析可知,材料二反映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民族的抗战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中,形成了两个战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如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3)依据材料三“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是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屠杀中国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4)针对材料四中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我们认为中国应该这样处理和应对:敦促日本正确对待侵华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和军国主义复活;不忘国耻,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