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18:28:46

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

题目描述

【题目】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它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某西方学者观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辨析材料二中这位学者的观点。(不可只列观点不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可知是争夺霸权,依据“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可知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依据“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可知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依据“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可知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依据“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可知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等。(2)本题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回答。结合所学内容从美苏的两极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以及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等可知答案。(3)根据材料三内容可知,该学者认为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旨在恢复和实现自己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该学者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在新时期中国始终坚持不结盟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对外关系上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新型区域合作,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坚持和平崛起,所以说该学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1)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2)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3)这位学者的观点错误。理由:①冷战结束后,中国积极发展以不结盟政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上合”等新型区域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中国外交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