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着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联篇】

材料一: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颁布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以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卖。

          ——《苏联1917--1991年期间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关系》

【美国篇】

材料二: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中国篇】

材料三: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刘金源《综合国力与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根据所学知识,这个政策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明智试验”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中国式的新路子”指的是什么?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如何体现这条“中国式的新路子”?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中心措施:对工业进行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由“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反映苏维埃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根据材料二中的“明智试验”的中心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其中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3)根据材料三,“中国式的新路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时期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