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地球越变越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

题目描述

【题目】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地球越变越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外交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其他国家心目中的具体形象。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和中国外交相关的两幅图:

图一《乔的笑》            图二周恩来与尼克松

(1)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不像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一样翻脸比翻书都快、朝令夕改、出尔反尔。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一直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列举两项)

(3)材料三中的图一《乔的笑》反映了中国正式步入国际舞台,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4)我国在今天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4)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5)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

(1)依据材料一“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依据材料三中的图一《乔的笑》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指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反映了中国正式步入国际舞台;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1月。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4)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今,中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合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5)依据所学可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或经济实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