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3:51:27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

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

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度,分封制度的特征主要包括等级森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等,关键是要回答完整。(2)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强调周王室的衰落,另一方面要突出宗法制、礼崩制度的破坏。针对宗法制、礼崩制度的破坏秦朝采取建立郡县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来解决这一困局。

(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