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
题目描述
【题目】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方向标。通过查阅旧报刊可得知过去事,通过研究报刊可以明事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最早的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
——根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近代报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把创办报纸杂志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民报》风行海内外,多次重印,仍然供不应求,继《民报》之后,又一批革命刊物,如《复报》……相继创刊……国内许多城市……都有革命党人主编的报纸出版。……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抑地迅猛发展。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什么?表格中****应填什么?
(2)根据材料二,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报纸创办的社会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民报》是哪个党的党报?对革命发展有何意义?
(4)观察材料四,图一是哪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图二、图三的报纸头版头条分别报道了什么事件?
(5)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你认为传统报纸会消失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作为近代社会信息传播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在中国内地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兴起中国人创办近代报纸的原因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等。1895年《字林沪报•晚报》上海创办,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社会各界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意识增强,因此表格中****应填甲午中日。(2)根据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的目的是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把报纸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思想启蒙。这一报纸创办的社会意义是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作为革命派的主要报刊,宣传了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革命的进程。(4)根据材料四,图一《新青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图二“早稻亩产3万多斤”,可知与浮夸风的“大跃进”运动相关;图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新文化运动;图二是“大跃进”运动;图三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但是传统报纸不会消失。因为新媒体内容原创性不足,报纸在内容原创性上更显长处,在公信力上也得到受众的肯定等。
(1)原因: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刺激”;更好地传播近代信息。应填:甲午中日。(2)目的:宣传西学,鼓吹变法,把报纸作为维新变法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3)中国同盟会。意义:作为革命派的主要报刊,宣传了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革命的进程。(4)运动:新文化运动。图二:“大跃进”运动;图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5)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单选题】 风险时间概算计算公式为【】。(技
8144 下列关于鹭鸶咯丸说法错误的是A、宣
(单选题) 用熔断器保护电容器,熔丝的额定电
(多选题)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准则有()。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
(判断题)磁铁矿的比磁化率不是一个常数,而随
(多选题)目前,工商银行需手工记载的登记簿有
(单选题)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质量
【标准答案】69.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
2014年8月25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
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习退步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根据直接材料用量标准和直接材
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哪些内容?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应计入()。
分销渠道的( )是指厂商选择几条渠道进行某产
设计温度为-25℃的压力容器,其壳体用钢板可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
物业管理应区分不同沟通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针对
说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