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美丽蝶变,今朝千般
题目描述
【题目】 7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美丽蝶变,今朝千般秀。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穿衣吃饭,“衣”排在首位,名正言顺地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在穿着上追求实用、结实。全社会流行朴素美,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尚装扮。
60年代后期,中国进入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身绿色的军装是当时最具特色的着装方式。
70~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紧身衣、牛仔裤、红裙子及高跟鞋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人们在着装上追求“个性化、高档化”。
90年代至今,我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日益成熟,着装彰显本性、追求时尚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七十年来,人们的着装从朴素单调到丰富多彩,生活在变,服饰也在变。
(3)有人说“服饰的变化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维,是时代的一面忠实的镜子。”请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解析
本题以70年来人们着装变化为背景,结合人们在着装上的观念,命制试题,考查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是让考生通过百姓着装的变化感受祖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对“服饰的变化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思维,是时代的一面忠实的镜子。”的理解。考生可以先回顾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相关内容,两个层次,一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第一个层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又分为四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再加上方法论: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然后阅读材料,建国到现在,人们着装的变化反映了建国以来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追求的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日益成熟,着装彰显本性、追求时尚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表明人们服饰审美观念的转变,反映在行为表现上就是人们的着装从朴素单调到丰富多彩;“生活在变,服饰也在变”,实践在变,观念也在变。把这些对材料的解读对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知识点,形成答案要点,对应不起来的,舍弃。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同时期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追求反映了所处时代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状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70年间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变化不断的推动着人们服饰审美观念的转变。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衣着不一样的审美认识指导其对服饰选择不同,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社会发展。
相关试题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内容包括畜禽粪污()等环节
[多选] 甲公司2013年12月12日收到2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应进行染色体检查?()
下图是由哪个基本图形生成的()。
同学之间建立真正的友谊(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指的是哪种花的香
《南京条约》的内容包括( )①赔款2100万
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
“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
47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组建的第一支缉毒专业队
烘炉时,烘炉体前应先烘()。
顶板管理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齿轮泵同时啮合的轮齿()一对。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常考)
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
为什么要经常搅拌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如何搅拌
润滑剂的基本要求由哪些?
以下关于优先股的说法错误的是()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首选的药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