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科举之善良,在能破明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挑选“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原因,并指出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方式。
(3)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的特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4)综合上述材料,从选官方式和标准两个方面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趋势。
答案解析
(1)制度:据材料“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即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标准: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品行和才能)。(2)原因:据材料“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可知,地方骚乱,交通不便。方式:据材料“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结合所学可知,中央指定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议,区别高下九等,然后推荐(自下而上)(3)特点:据材料“(隋朝)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知,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可知,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步性:本问可从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徇私舞弊: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回答。(4)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趋势是方式:由推荐到参加考试;标准:由重血缘的世官制到注重品行及考试成绩;由重门第到重才学(能),逐渐公正、客观。
(1)实行察举制。标准:孝、廉(品行和才能)。(2)原因:地方骚乱,交通不便。地方评议,然后推荐(自下而上)(3)特点:选官权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限制徇私舞弊: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4)方式:推荐——考试;标准:血缘——品行;门第——才学(能)
相关试题
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并峙的两座巍峨高峰。
近代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出现在哪个国家?答
(判断题)漫溢是因遇超标准洪水、水位壅高、风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单选题)成人脊柱结核最多见的X线表现是()
(单选题)耳疖、耳疮的共同临床表现是:()
(单选题)在临床医学研究开始之前,必须要把研
(单选题)判断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法矫正的标准
【单选】真正的开拓型人才,不但工作时间内基本
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
新屮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
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
消防员呼救器连续强报警时间应≥()。
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开支范围都包括哪些内容?
梦的解析属于()
孟子说:“人性本善,万物皆别于我心”。这句话
中银新股增值理财计划是投资的资金信托,是以下
直流电动机中,()的励磁绕组用细导线绕制,匝
茯苓的临床主要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
The children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