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桓公用人

题目描述

【题目】桓公用人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①。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②载之。

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弃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选自《新序·杂事五》)

【注释】①商歌:商声,五音之一。 ②后车:副车,侍从乘坐的车子。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标四处)

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赁车以适齐 _________(2)桓公大说 ________

(3)执其仆之手 _________(4)去齐五百里 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弃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4】结合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齐桓公“所以霸”的原因。

答案解析

选自《新序·杂事五》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根据句意划分即可。句意: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晚打开城门,让租车马的商人避开。(他们)火把燃得很旺,随从(齐桓公)的人很多。【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租借牛车到齐国去。适:到,往。②齐桓公非常高兴。说:同“悦”,高兴。③拉着他车夫的手。执:握着,拉着。④距离齐国五百里。去:距离,离。【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恐”,担心;“恶”,毛病;“以”,因为;“所以”,……的原因。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有有一句话揭示了齐桓公称霸诸侯的原因,“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此举”也就是“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用自己的语言可以概括为:求贤若渴,善于识别人才;正确对待人才,用人不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