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1:50:50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

(1)此对联是为了纪念谁?

材料二  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可以安全逃离,但他执意不走,被捕后慷慨赴死。临刑前在狱中墙上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后来,流亡到日本的梁启超代谭嗣同抒发心声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谭嗣同是哪次变法的代表人物?此次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三 

材料四  在一次反击战中,邱少云所在部队奉命潜伏,不料他附近的枯草被敌人的炮火引燃,为了不暴露部队目标,邱少云强忍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埋伏不动,直至牺牲。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四写出黄继光、罗盛教和邱少云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上面几位英雄人物的共同品质。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关键词“驱逐荷虏”可知这位英雄是郑成功。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依据材料二信息: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本可以安全逃离,但他执意不走,被捕后慷慨赴死。临刑前在狱中墙上题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及所学可知,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谭嗣同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但是,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下令逮捕维新人士。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被杀害。此次变法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根据材料三、四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黄继光、罗盛教和邱少云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都是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英雄。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可知,郑成功、谭嗣同、黄继光、罗盛教和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的共同品质是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等等。

(1)郑成功。(2)戊戌变法。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抗美援朝战争。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