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也来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中国声音】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些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

 

 

【梅开三度】

材料二

(2)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以上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世纪超越】

材料三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11月,中国经历15年艰苦努力,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新世纪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

【外交强国】

材料四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在浙江杭州举行,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嘉宾领导人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应邀参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等有关活动。

(4)从外交的角度来看,中国成功举办G20峰会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2)图一:尼克松访华。图三: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3)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或伙伴外交,与各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等等。(4)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50年代的“中国的声音”指的是我国在外交领域的主张,具体来说就是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1954年中国、缅甸、印度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人物是毛泽东和尼克松,相关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图三题为“乔的笑”,相关事件是第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二小问,三幅图体现的是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其原因在于我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多边外交,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就是发展多边外交的体现。(4)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成功举办G20峰会说明这是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