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

题目描述

【题目】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开展了一次主题为“中华文明,光芒四射”的擂台赛,分为农耕篇、艺术篇、大变革篇、科技文化篇四个模块来相互考查。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模块一  农耕篇

(1)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代表

模块二  艺术篇

(2)图1的文字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2是谁的书法作品?

模块三  变革篇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谁的变法主张?他的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模块四  科技文化篇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他是谁?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本书里?

答案解析

(1)河姆渡遗址 (水稻)半坡居民遗址(粟)(2)甲骨文 王羲之(3)商鞅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老子《道德经》

(1)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图1的文字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字书写在东汉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图2是东晋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此内容是商鞅的变法主张,治理国家不应墨守成规,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记载在《道德经》一书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