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10:10:44

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各阶级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各阶级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绝大多数国人尚处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中时,洪仁玕已预感到,随着西方文明的东传,中国古老的那一套制度、风俗、宗教、法律、文化难以持续,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方能适应今后的世界。

——摘自《史学阅读和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二: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摘自张耀杰《隆裕太后:孙中山眼中的“女中尧舜”》

材料三: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勿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洪仁玕顺应的“历史潮流”及其提出的方案。

(2)据材料二,指出其中“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概述“革命”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潮流,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所处的时代,历史潮流是指资本主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的方案指的是《资政新篇》。(2)第二小问事件,根据材料“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可得出辛亥革命;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得出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关键词“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并青岛”和“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得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第二小问性质,根据材料关键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得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三小问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影响,得出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潮流: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2)革命:辛亥革命。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影响: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