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27:23

2014年是辛亥革命103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2014年是辛亥革命103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选,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中的“参政权、反对帝制”等字眼说明体现的是民权主义。而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一句是对识记能力的考查。(2)从材料二中的“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等字眼可以看出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变化主要包括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是孙中山一生的伟大转变。变化的主要原因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的,主要包括孙中山多次失败、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十月革命也影响到了孙中山的转变等因素综合分析即可。(3)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要分层次概括,主要突出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三民主义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三民主义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等,当然回答出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之类的答案也是可以的。

(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3)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既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