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1:29:43

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

题目描述

【题目】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回答题。

【1】由“雾”到“雾霾”,“雾”的意象被彻底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意象的变化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B.“雾”的意象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雾”意象的变化源于人的意识的变化

D.“雾”的意象是意识建构的人为事物联系

【2】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答案解析

本题以生态危机中“雾霾”为材料,考核辨识材料信息对应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考查了物质决定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的有机结合的知识。【1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认识的反复性; B符合题意,材料中“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说法错误,“雾“意象的变化源于客观实在; D不合题意,材料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关。 故选B。【2此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考查调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A选项观点错误,尊重客观规律并不仅仅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并不是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不能消费人与自然的斗争性,矛盾无处不在,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向污染宣战,是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故入选。故选D。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