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35: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说他是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是自杀,是因为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

﹣﹣《列宁选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据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

答案解析

(1)表现,据材料一“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据材料一“在经济上行不通……试行这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危机等方面回答其产生的消极影响。(2)理由,据材料二“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回答“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集权、计划、分配等方面指出苏联模式“僵化”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3)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本质、经济手段、符合国情等方面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

(1)“蠢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极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原因: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符合国情(实际)。表现:斯大林模式;高度集权;取消市场:指令性计划;平均分配产品。(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调整必须符合国情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