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7:48:4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

题目描述

【题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政治体制的结构而言,美国宪法在联邦层面采用三权分立体制。从宪法原理的角度而言,精确地讲,三权分立所传达的是一种权力分立的理念,即政府权力应当适当加以区分,以实现限制政治权力的目标。

——―刘晗《美国宪法的内在特性:制度结构、法律教义与宪法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宪法是如何对政府权力“加以区分”的,并分析其目的。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推动国家权力的合法基础从“主权在君”转向“主权在民”;推动国家权力的运转方式从“集权专断”转向“分权制衡”……推动治国理民的游戏规则从“礼法之治”转向“宪法之治”。

——―颜德如《国家转型的助推器: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下的辛亥革命》

(2)指出材料二中推动国家转向“宪法之治”的法律文献并概括其历史进步意义?

材料三  回顾我国宪法制度近70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反之,如果宪法受到漠视、削弱甚至破坏,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习近平讲解我国宪法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宪法实施的根本目的,并结合所学简述我国宪法建设的发展历程。

 

答案解析

(1)区分:根据“美国宪法在联邦层面采用三权分立体制”,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目的:根据“以实现限制政治权力的目标”分析得出限制权力,加强民主,避免专权。(2)文献:根据“辛亥革命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推动国家权力的合法基础从‘主权在君’转向‘主权在民’”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步意义: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分析解答,可从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分析回答。(3)根本目的:根据“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得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历程:结合所学回答我国宪法建设的发展历程,即: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时期民主法治遭到破坏,1982年颁布新宪法,之后对之进行多次修订宪法。

(1)区分: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目的:限制权力,加强民主,避免专权。(2)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步意义: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从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角度回答也可给分)(3)根本目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历程: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文革时期宪法所规定的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1982年颁布新宪法,之后对之进行多次修订。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