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26:10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棺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冲击“中体西用”的宗旨的思想。

(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结合所学可知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说明:依据材料二“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可以得出承认西方政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3)思想: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西方学习经历了由科技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中体西用”体现的是学习西方的近代科技,结合所学可知冲击“中体西用”宗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是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思想和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及之后学习西方近代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特点:依据材料“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可知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原因:依据“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结合所学可知这与中国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和先进中国人的不断探索有关。作用:结合新文化运动相关所学可知这场思想运动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影响: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说明:承认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西方以制度文化为本,科技工商为末。(3)思想: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君主专制;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特点:现代化启蒙。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