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题目描述

【题目】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贡献的一切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28岁的毛泽东在材料一图1建筑物里参加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2事件发生后,我党创建的革命军队的名称,在该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  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件大喜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结束后,国共双方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材料三  文献记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走进毛泽东》

(4)材料三“三个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的是哪一次战役?和平解放北平,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哪一次战役?

(5)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如何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不用面面俱到,围绕某一个角度阐述即可)

答案解析

(1)中共一大;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思想建党、政治建军(3)重庆谈判;《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4)辽沈战役;平津战役(5)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革命的乐观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图1“上海兴业路76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因此1921年,28岁的毛泽东在上海兴业路76号参加了中共一大,这次会议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根据材料一图2井冈山会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该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3)根据材料二“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可知与重庆谈判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因此“这件大喜事”指的是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结束后,国共双方最后签订了《双十协定》。(4)根据材料三“三个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其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的是辽沈战役;和平解放北平,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平津战役。(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作贡献: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实事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热爱祖国,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百折不挠;革命的乐观主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