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救灾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为术甚备______

(2)两浙唯杭州晏然______

(3)既已恤饥______

【2】下列各项中,“之”字的意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皆欲以发有余之财 B.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

C.因之以成就民利 D.此先王之美泽也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文乃纵民竞渡。

(2)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4】范仲淹救灾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回答。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注意平时的积累,并能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应用。本题几个文言词语并不常见,可根据句意来推断。晏,安定,安宁;恤,赈济。【2A.助词,的;B.助词,的;C.代词,指这种措施;D.助词,的;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重点词语:乃,于是,就;纵,鼓励;荒政,救济灾荒;施,措施;莫,没有。【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作答此题,要通读全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相关语句提炼概括。“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提炼概括为“组织百姓竞渡”;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日:‘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提炼概括为“鼓励佛寺大兴土木”。这两种措施之所以有效,原因是为百姓提供了饮食,给民众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作答时,要写全。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