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下图)。

(1)请写出材料一中生产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下图为《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场景。

(2)当时吐蕃的赞普是谁?唐太宗将哪位公主嫁到了吐蕃?有何影响?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3)根据材料三,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后人对他的诗有何赞誉?

材料四  唐朝户数在639年(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天宝13年)有918万户。

(4)根据材料四指出,唐朝的户数呈现怎样的趋势?“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材料三中的哪句诗最能与材料四中的数据相互印证?

材料五  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两旁绿树成荫,长安城中给水、排水设施齐备。长安城内,到处可见外国商客,商业繁荣,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5)唐都长安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其地位如何?

 

答案解析

(1)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 (2)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唐朝由盛转衰;诗史。 (4)趋势:人口户数迅速增加;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 (5)城市布局严整;功能分区严格,分为住宅区和商业区;地位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文化中心;或是国际性大都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曲辕犁和筒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图一是曲辕犁,图二是筒车。(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藏族的祖先是吐蕃,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他后来向唐王朝求亲,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是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4)根据材料四“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武则天病逝之年)有615万户,726年增加到706万户,755年有891万户,人口5291万。”可知,唐朝人口户数迅速增加;材料三中“小邑犹藏万家室”最能印证材料四中数据所描述的情况。(5)根据材料五“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市、西市是主要的商业区;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两旁绿树成荫,长安城中给水、排水设施齐备。长安城内,到处可见外国商客,商业繁荣,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布局很严整,长安城中有东市和西市这是商业区,与居民区是分开的,这反映了长安城功能区分严格;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国际性大都市,兼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