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4:19:28

改革之路艰辛,改革前途光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之路艰辛,改革前途光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出售家奴两名,一名为照看猎犬者,并会做鞋,现年三十,已婚。其妻为洗衣妇,并会放养家畜,现年二十五。

——俄国19世纪上半期的政府报纸上登出的一则广告

材料二  一(苏维埃俄国)女仆说她的兄弟在乡间耕地……食粮年年政府收尽,乡间生活也没有城里人说的这样好,我告诉她,今年实行课税法,不至于尽收粮食,很可以多下些种子。

——瞿秋白:《赤都心史》

材料三  在这一时刻(卫国战争胜利73年阅兵式上),他只是坐着黯然沫泪(如图)……,这位苏联前总统看着如今的阅兵,为那个自己无法挽救的而解体的伟大国家感到惋惜

——选自《共青团真理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什么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出售家奴”的现象终结于哪位沙皇?为什么说此次终结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女仆”认为乡间生活不好的原因?苏俄政府在谁的领导下,采取什么措施,使人觉得“很可以多下些种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图所示中是谁?他的改革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一结果对世界格局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出售家奴两名,一名为照看猎犬者,并会做鞋,现年三十,已婚。其妻为洗衣妇,并会放养家畜,现年二十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出售家奴”的现象终结于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说此次终结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根据材料二“(苏维埃俄国)女仆说她的兄弟在乡间耕地……食粮年年政府收尽,乡间生活也没有城里人说的这样好,我告诉她,今年实行课税法,不至于尽收粮食,很可以多下些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仆”认为乡间生活不好的原因是食粮年年政府收尽。苏俄政府在列宁的领导下,采取新经济政策,使人觉得“很可以多下些种子”。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根据材料三“在这一时刻(卫国战争胜利73年阅兵式上),他只是坐着黯然沫泪(如图)……,这位苏联前总统看着如今的阅兵,为那个自己无法挽救的而解体的伟大国家感到惋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人物是戈尔巴乔夫。他的改革对苏联产生的后果是苏联解体,使国家社会制度发生变化,从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社会。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通过上述材料中有关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的认识如:改革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国家政策一定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等等。

(1)制度:农奴制;终结者:亚历山大二世;理由: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原因:食粮年年政府收尽(答“余粮收集制”亦可);领导人:列宁;措施:新经济政策(答“征收粮食税”亦可)。(3)人物:戈尔巴乔夫;后果:苏联解体,(或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或从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社会);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4)认识:改革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国家政策一定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政策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