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①厨下儿②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
题目描述
【题目】 宁①厨下儿②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③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④还船, 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⑤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 宁涕泣嘘欷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注释) ①宁:即甘宁,字兴霸,性情粗暴。与吕蒙同为孙权手下名将,私交甚好。②厨下儿: 厨房里干杂活的小童。③赍礼:赠送礼物。④斯须:一会儿。⑤至尊:最尊贵的人,这里指吴主孙权。
【1】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厨下儿曾有过(过失) B. 宁许蒙不杀(答应)
C. 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进谏) D. 属汝以大事(通“嘱”,嘱托)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蒙 素 至 孝 闻 母 言 即 豁 然 意 释 自 至 宁 船
【3】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案解析
【1C加点词解释不正确。“蒙母徒跣出谏蒙曰”中的“谏”是“劝阻”之意。整句译为:吕蒙的母亲光着脚跑来劝阻吕蒙。其它几项理解正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译为:吕蒙向来非常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他亲自来到甘宁船上。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3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课文内容,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吕蒙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可见他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译文:甘宁厨房里干杂活的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甘宁杀害小童,所以没有马上将他送回。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可是,过了一会儿,甘宁回到船上,却命人将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完事后,自己解下衣服躺在船中。吕蒙大怒,鸣鼓聚兵,准备靠近船进击甘宁。甘宁听到动静,故意躺着不起来。吕蒙的母亲光着脚跑来劝阻吕蒙:“至尊待你像亲骨肉一样,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你,哪里有因为个人的怨怒而想要杀了甘宁(的道理)呢?(如果)甘宁死了,纵使至尊不过问,你身为臣子这样做也是不合法度的。”吕蒙向来非 常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他亲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兴霸,老母亲等你吃饭,快上来!”甘宁流着泪哽咽着对吕蒙说:“我辜负了你”。(甘宁)和吕蒙一起回去见吕蒙的的母亲,大家一整天高兴地吃饭。
相关试题
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判断题)热锯机主要适用于复杂断面的型钢,尤
一个黑桃7南蛮入侵由主公孙权打出后,以下四名
观察下列二幅图片,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
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
阅读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政府机构及官员公众号、微博可谓“遍
2014年APEC峰会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恢复高考制度的史诗电影《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
某单位从理工大学、政法大学和财经大学总计招聘
通常情况下,工程洽商的提出者是( )。
美国有华人聚集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唐人街的城市
铜(铝)条电源线在正线上涂有()色油漆标志,
对技能分类,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
康德拉帝耶夫周期属于长周期。()
替代学习与模仿有助于我们增强自我效能
通常把主宾安排在最尊贵的位置,即主人的右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