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启曾说:“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夺我中国蚕利。”
材料二:城头莲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
——黄遵宪《台湾行》
材料三:《开罗宣言》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夺我中国蚕利”之原因。
(2)归纳材料二.并简述中国人民是怎样将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依据材料,谈诫新形势下我国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答案解析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2)材料二反映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通过实行全民族的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回归祖国,使材料三的声明变成现实。(3)经济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等。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东方蚕业,日本进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国养蚕成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夺我中国蚕利的原因有:19世纪中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采取外国养蚕成法”,在竞争中获利。(2)分析材料二的《台湾行》,可以归纳出材料二反映出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在1895年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台湾等给日本的史实。材料三的《开罗宣言》声明,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为了将材料三的声明变为现实,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在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3)本题考查的是中日关系。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中日两国的竞争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军事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等方面。我国学习先进技术,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相关试题
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参与的目的
4168工程的()必须关注公众的利益,具体为
【单选题】 在TD-SCDMA系统中RNC与
试验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后方能
矿物原料的使用,使大量含硫废气排入大气,最后
(单选题)下列选项属五行之"土&q
【单选题】 话务员在电话交往中处于【】。(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
下表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对
当地时间2月6日,现年92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
【填空题】 CTC操作终端应提供站场图形界面
【单选题】 公司规定灭火器材的检查周期为【】
《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
舞台照明根据不同作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的光?它
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外国是否实行对等原则?()
教子义方,或叫“()”。父母从道义上,从做一
在土地总登记之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称
报名参加《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的人
影响线虫卵在外界发育的主要因素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