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向近代化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向近代化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指工业革命)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都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王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早期埃及现代化》
材料二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于1887年写成《日本国志》后,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书中有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史实,概括说明材料一所说“日本的现代化运动中,可以找到阿里早期现代化的影子”。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魏源著《海国图志》与黄遵宪著《日本国志》的相同目的,分别简述清政府体现上述思想的变革。
答案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中,在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2)目的根据材料二“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日”及材料三“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富强之机转移颇捷……与西国争衡之势”可知二人均认为应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使国家日益强盛,化解民族危机;二问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晚清政府共有三次向西方学习的自救改革,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戊戌变法及20世纪初清统治者推行的新政举措。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积极发展近代企业;文化上向西方学习,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2)目的:希望中国能够像他们一样,通过学习西方以实现自强,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变革:①60年代清政府开始实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②甲午战争后实行戊戌变法(或答20世纪初的新政),改革图强.
相关试题
对《赤壁赋》所表达的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哪一项不是热疮的皮损特点:【】(
[多选] 投标书的特点是( )。
(单选题)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路道口时,应该
(单选题)多发性抽搐症气郁化火证的治法为()
(判断题)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砂石、砖、砌
历史漫画往往以形象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历史事件
在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三步走”战略中,计划在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对此
材料一徐州古半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
(1945年5月9日晚)就在莫斯科欢庆胜利激
【单选题】 男,39岁,性情素喜抑郁。久患便
下列说法 正确的有( )
送花时,西方国家比较忌讳()。
成釉器分化成为三层--内釉上皮、外釉上皮、星
对痈进行紫外线照射时,照射野应包括多大范围(
如图所示,一个长方形的场地要分割成4块长方形
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是什么?
电流互感器工作时相当于变压器的空载状态。
薄壁工件加工刚性差时。车刀的前角和后角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