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9:10:39

通观中国历史,国家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

题目描述

【题目】通观中国历史,国家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德治,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德并举的原因。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此题要求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德并举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德治和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关系。德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单纯的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文化精神衰退则国家治理相对颓废。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当重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作用。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德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握统一,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